南沙动态

返回>>

智造大咖今日南沙对话IAB


南沙区工科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南都记者专访,畅谈科创成果及发展前景

  5月23日,南沙举办了广州首届人工智能圆桌会议,众多业界大咖参加。南都记者 马强 摄

建立南沙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南沙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智慧城市领域的市场化合作平台。

目前计划在教育、企业服务、城市治安等领域探讨AI示范应用项目建设。

自5月底南沙举办了广州首届人工智能圆桌会议后,今天,又一场智造大咖会在南沙隆重举行,这也是由南沙区委宣传部和南方都市报共同主办的“政企互动共建‘心桥’”———南沙自贸区试验区系列对话活动的第二期:南沙科技创新。

据南沙区政府介绍,活动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将与扎根南沙多年的科研机构及企业,围绕“IA B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火热话题,通过深度对话,探寻大湾区背景下南沙的智造之路。此外,也希望通过本次对话,和企业建立一种更有效率的长效沟通机制。

近日,南沙区工科信局相关负责人在活动前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在总结南沙的科创成果及发展科创遇到的问题之外,还介绍了目前南沙计划在教育、企业服务、城市治安等领域探讨A I示范应用项目建设。

南沙科创凭什么比肩中关村?

南都:南沙成为新区、自贸区片区后,在科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南沙区工科信局:南沙充分发挥自创区和自贸区各自优势,形成开放、宽松、自由的创新生态和协同发展机制,增强汇聚创新资源的效能。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是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科研项目孵化、转换的主要平台以及南沙科技创新资源“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平台。2016年,该院参与并完成广州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的建设,将广州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服务于香港高校,目前已有17个香港的教授团队通过南沙分中心使用广州的超算服务,预计今年内会达到50个。霍英东研究院去年将已在香港举办五届的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移师至南沙举办总决赛,共吸引了500余支境内外创业团队参赛,今年继续举办,吸引了近1000支团队,有效推动粤港青年创新创业。

2014年,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正式落户南沙,承担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肩负推动我国物联网标识跨行业、跨领域互联互通的重大使命,并面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溯源管理、智能家居等典型领域实施物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近期,该中心率先在全区范围建设了低功耗物联网,是我国首个大面积物联网应用网络。

南都:南沙发展科创有枢纽、土地及政策优势,但相比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等先进地区,南沙科创基础有些薄弱。为此,南沙是否考虑过前期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带动科创氛围?

南沙区工科信局:根据南沙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南沙在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发展以下产业:一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装备、动力燃料电池、无人驾驶应用技术等;二是海洋产业,以中科院南海所牵头建设的国家深远海创新中心、中山大学牵头建设的南海研究院为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国土资源部可燃冰开采项目、高端海洋装备及海洋工程等;三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LED、柔性显示灯;四是人工智能,今年内正式启动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级研究院建设,亚信、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中星微等国内龙头企业都将参与这一研究院的建设。

要留住创新人才 南沙有何高招?

南都:南沙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很多业界大咖都参与其中。未来,南沙如何依托这个研究院发展IAB产业?

南沙区工科信局:通过聚集国内外顶尖人才,创新高端人才体系,聚焦核心理论研究、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形成原始技术创新基础;构建一流实验环境,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支持人工智能产品落地和产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的研究、生产、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基地。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原则,通过政策支持引入相关研发团队及项目,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开放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应用。

建立南沙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南沙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智慧城市领域的市场化合作平台,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种资源,发挥市场的力量,形成多种模式多点推进,以聚集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目前计划在教育、企业服务、城市治安等领域探讨A I示范应用项目建设。

南都:南沙至今没有一所高校,如何弥补在源头创新方面的劣势?

南沙区工科信局:首先南沙是广州市的一部分,正在打造广州市的城市副中心,我们可以通过地铁、高快速路网快速连接广州大学城,通过现有的快速客轮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引入港澳高校科教和人才资源,形成国际顶尖人才交流与聚集的理想场所。其次,南沙近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一流科研机构、高校共建了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8家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开展应用研发、集成研发,形成了动力锂离子电池工艺及装备、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无人驾驶系统等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最后,南沙已在北部的庆盛区块规划了国际教育合作区,计划引入建设5家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人才。

南都:人才是发展科创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政府角度来看,能否留住这些人才的关键是什么?目前及未来南沙还可以做哪些努力?

南沙区工科信局:目前已引入1名中科院院士、14名“千人计划”人才,8家新型研发机构共集聚了1500余名科技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就是我们要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引入更多的知名企业、创新型企业落户,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待遇留人方面,我区最近刚刚发布了《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安家补贴、骨干和高管人才贡献奖励、人才公寓、高学历人才补贴等方面激励人才落户,加快人才集聚;感情留人方面,我区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区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管委会、区政府的领导明确各自挂点联系企业,点对点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拉近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感情。

地处大湾区中心,南沙如何抢抓机遇?

南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南沙如何抓住机会,进一步打通三地科创人才和企业的交流?

南沙区工科信局:南沙在大湾区建设发展中,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海陆空铁交通条件便利快捷;二是拥有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改革管理试验区等多重区域政策优势叠加,可以在管理制度、优惠政策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比如,根据省公安厅专门针对自贸区人员制定的出入境便利政策,自贸区科研机构进行商务备案不受纳税额限制,其科技人才可按需办理港澳多次商务签注。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是香港科技大学面向内地最重要的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也是南沙首家外资科研机构,过去由于纳税条件的限制,需要多次往返粤港的研究院众多非港籍科研人员只能频繁办理一年两次的粤港签证以满足经常往返穗港两地的工作需要。在新政策出台后,该院共有20位取得往返港澳商务签注,大大方便了科研、管理骨干人员随时往返香港及南沙两地,提高了科研工作效率。

南都:南沙最近颁布出了“1+1+10”的产业政策体系。有业内人士看完后,感觉整个体系很全,招商对象可谓是面面俱到,是否有侧重点?

南沙区工科信局:我们的政策体系是经过精心研究、反复打磨最终成文的,在注重政策的全面性、覆盖性的同时,我们也很注重结合南沙发展特色和需求,针对特定方向加大扶持力度。以《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为例,其中的政策非常突出地体现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比如,对新落户我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每家给予50万元落户奖励,自落户后第一个自然年度起连续5年(在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内),给予其对我区经济贡献95%的奖励;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以落户奖励、科研条件建设补助、运行经费补助和成果转化资助等方式可给予最高1亿元建设经费支持。这样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体现了南沙对抓创新主体建设和创新源头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