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动态
返回>>南沙保险业加速服务自贸区建设
9月8日,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推动保险业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的有关工作,重点是研究保险业服务广东自贸区的政策措施。广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欧阳卫民出席会议,介绍广州经济金融发展情况。2家保险集团公司和10家保险总公司交流发言。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作总结讲话。中国保监会、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广州南沙的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广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自贸区是我国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广东自贸区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探索改革创新中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定位。广东保险业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广东自贸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善综合服务平台。与政府合作,把保险保障嵌入企业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共带动了20个项目投保,保险金额达6.14亿美元,带动企业项目融资超过3亿美元。同时,利用技术、网络等优势,建立了境外国家(地区)投资风险评价模型,发送风险报告,提供风险保障匹配服务。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政策,制定广东自贸区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备案管理办法,研究探索与港澳保险监管规则等效互认、放宽港澳保险机构准入条件,积极推动保险产品创新。三是引导保险资源聚集。支持各类资本到广东自贸区设立保险法人机构,久隆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获批筹建,目前,有多家保险公司正在申请。积极引入保险资金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分别设立了城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均为200亿元,重点支持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四是深化粤港澳保险合作。积极推动粤港澳保险服务贸易自由化。支持粤澳保险行业协会签署粤澳保险机构相互提供跨境机动车保险服务合作协议。
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建设正全面推进,我国保险业主动作为,创新制度机制,在简政放权、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扩大开放等方面都有很多好的做法。会议指出,广东保险业要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有效发挥保险业在风险管理、资金融通和承接社会公共服务的独特优势,加大工作力度,探索先行先试,争取在服务“一带一路”和广东自贸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会议强调,广东保险业要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在经营机制、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为全国创造好的经验做法。一是注重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出发,找准定位。南沙片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航运物流、特色金融以及高端制造业,保险业要围绕如何支持这些重点产业来做文章。二是深化改革创新。围绕市场需求,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务,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的效率。将粤港跨境保险、外汇寿险、独立代理人制度等重大改革创新项目放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效应。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建设熟悉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培育熟悉高铁、海运、能源、基础建设等产业的保险专业人才,以及熟悉投融资市场和投资等业务的保险资金运用专业人才。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与重点政府部门、有关投资机构充分沟通,及时了解重大建设项目需求和相关政策。加强研究,收集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东自贸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风险等相关信息。加强资源整合,以共保、统保、分保等方式开展风险保障业务,提升对重大风险的保障能力。
据最新统计,今年4月21日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通过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全面推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单一窗口”建设、实施海关快速验放机制及实施跨境人民币政策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工作,加快了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作用凸显。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GDP 517.95亿元,同比增长14.1%;1-7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262.37亿元,同比增长51.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84亿元,同比增长18.29%,以上指标增速位列全市前列;实现进出口总额144.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总额101.2亿美元,同比增长55.1%。同时,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七个区块建设也已全面铺开,南沙社会和谐稳定,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大幅度提升。